王羲之的书法,到底有多“妙”?为何,无人超越?(王羲之除了书法)

不管懂不懂书法的人,在看到王羲之的书法之后,几乎都是赞不绝口的!

王羲之之所以能有如此的书法造诣,一方面与他的勤奋有关,相传小时候练完了18瓮的水,方大有成就;另一方面应该也是极有天赋的,否则2000年来,也不至于只出了这样一“奇才”。

王羲之素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尤其是代表作《兰亭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向来“神”一般的存在!

王羲之的书法,到底有多“妙”?为何,无人超越?(王羲之除了书法)

近来书法家李志敏,对王羲之的书法有这样的评价:

“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所以观览王羲之的书法,给人的感觉是最舒坦的,刚柔并济,且恰到好处。这一境界,甚至达到了心神共悦。由此,世人常用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赞美王羲之书法的艺术高度。

王羲之的字寓刚健于优美,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尽尽行笔之特点和用笔之技巧。这一技巧,不止在《兰亭序》,另一成名作《黄庭经》,也可见一斑。

王羲之的书法,到底有多“妙”?为何,无人超越?(王羲之除了书法)

众所周知,《黄庭经》是中国道教的经典著作,相传为老子所写,讲的是道教养生修炼的道理。《黄庭经》字数不多,却内容深奥,语意深远,是道家必修的经典。

关于《黄庭经》的书法作品,在民间,还流传着羲之以白鹅换帖的故事。唐代大诗人李白诗句\”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也印证了这一典故。

王羲之的书法,到底有多“妙”?为何,无人超越?(王羲之除了书法)

除此之外,王羲之的《十七帖》,也是书法中的绝对精品。

《十七帖》贞观中内本,长一丈二尺,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

《十七帖》书法字体,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杜绝了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宋朝书法家黄伯思曾评价云:“此帖逸少书中龙也”。

王羲之的书法,到底有多“妙”?为何,无人超越?(王羲之除了书法)

另外,还有《追寻帖》,为王羲之晚年作品,共11行103字。

《追寻帖》的开篇就说“追寻伤悼”,清代书法家王澍认为是王羲之因长子不幸夭折有感而感。字里行间,流露着一种人到暮年的浓厚伤感,其中频哀感、哭之、酸塞等都在给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份心态。

此帖书法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作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净得书法之妙,为王羲之老成之作,天下无双。

王羲之的书法,到底有多“妙”?为何,无人超越?(王羲之除了书法)

当然,“书圣”的传世作品有很多,不一而足。几乎出手的每一篇作品,都可谓是“教科书”级的存在,也是书法临摹的典范之作。

读者们,关于“王羲之”的书法,大家还有什么见解?如果喜欢本文章,记得点赞、分享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