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字帖太多,良莠不齐。“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练字必须要选择好的字帖。到底什么样的字帖适合自己呢?练字的人首先要明白自己需要在那些方面加强练习,然后量体裁衣,选择自己喜爱的字帖,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选帖方法:
选择经过权威认定的字帖
可惜,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权威机构,不过各级教育部门、各地的写字评级机构推荐的字帖,是可以信赖的。出版字帖也没有权威机构约束,似乎谁都可以出版字帖,因此提醒你千万不要盲目迷信“xx家”出版的字帖。写得好的大有人在,但并不都适合你学习。
选择“规范”的字帖
对于初学者,特别是中小学生来说,一定要选择书写合乎规范的字帖。笔画结构、偏旁部首应符合约定俗成的写法,即国家语委公布的规范写法。书写是否规范,同时也反映出书写者的素质与修养。试想让你跟一位江湖骗子去学习,那岂不是误入歧途吗?
选择实用和自己喜爱的字帖
根据书写内容来分,字帖的类型很多,有的注重技法训练,比较系统的帮助你去练字;有的注重内容,例如古诗字帖,或者诗书画结合,有助于练习者素质多方面提高;还有的专门为中小学语文教材配套书写的字帖,书写规范,利于现在繁忙学务重压下的学子练习。
字帖书写风格各异,有的规范严整,有的潇洒飘逸,有的激励奔放。人的爱好兴趣不可能一致,同样一本字帖,张三写得如鱼得水,从心所欲,而李四写起来却力不从心、难有进步。因此,首先该对各种风格类型的字帖加以选择,并慎重确定自己的专攻对象。在临帖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对症下药地换帖临习。这些,如果能得到老师的指点,进步就会更加明显。
初学者,选择字帖时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同时还要注意尽量不要选择那些个性化太强的字帖。个性太强的字帖里面大都有一些近乎习气的元素,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指引,可能会将你引入歧途。
选择字较大、书写清晰的字帖
硬笔字帖由于大多是钢笔书写的原因,字都偏小。虽然笔画精细,结体严谨,但容易给练字者造成书写疲劳,而且不便于初学者摹写。这里顺便提一下摹写,也就是蒙着字帖写,大多数人忽视摹写,认为只有小学生才这样做,殊不知摹写是练字关键的一步,是避免“抄帖”学无收益的有效方法。一个不摹只临(照着字帖写)者,很难发现自己书写的弊病,只有先摹后临,摹临结合,才能有进步。临帖时如果对照大一些的字临写,也容易看得清楚、看得仔细一些,因此如果发现硬笔字帖笔画书写不清晰,或者由于印刷原因造成字迹模糊、笔画粗肿的也应该放弃。
选中字帖后,可以用复印机将字帖放大到合适大小临摹。
选择古代优秀小楷范本
历史是最公正的,真正好的东西是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因此,要想找经过权威认定的字帖,那么去临一本古代优秀小楷绝对没错,不过,你不能刻意地去修饰笔画的头尾,毕竟毛笔同硬笔有质的区别,而且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鉴别能力,古代字帖里通假字、异体字、不规范的繁体字太多,当然最好有老师来指导。如果你已经有一定的书法基础,那么建议你赶快找一本古代名家的小楷范本,双管齐下,大又裨益。
这里推荐大家用软铅笔2B—5B临写,用铅笔其好处有三:一者无钢笔运用不当偏锋刮纸之病,写起来圆畅自如;二者铅笔用笔细腻,避免用钢笔过于追求点画的精雕细刻,用力太大,而忽视笔画的轻重之感;三者笔粗可写大字与原帖相近,既有法度又可消除拘谨、无束缚之感。
推荐以下几种字帖供参考:
>>>>> 三国 钟繇《荐季直表》、《宣示表》(王羲之临本)
>>>>> 东晋 王羲之《黄庭经》、《临钟繇宣示表》、《道德经》(赵子昂临本)
>>>>> 东晋 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
>>>>> 隋 智永《真草千字文》
>>>>> 隋 《董美人墓志》
>>>>> 唐 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
>>>>> 唐 钟绍京 《灵飞经》
>>>>> 宋 苏轼、米芾、黄庭坚、赵佶
>>>>> 元 赵子昂 《汲黯传》、《道德经》
>>>>> 明 王宠、文征明、祝允明
>>>>> 近代 邓散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