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长津湖》热播伪造毛主席手迹,如此逼真怎么鉴别
李奕明
今日长津湖
电影《长津湖》热播后,与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有关的历史资料,也成了炒作的对象。最近到“2021-10-22 19:25:29 来源: 文化长河论”和“2021-10-25 13:41娱乐圈播报娘关注”均发表了同一篇文章
《宋时轮检讨长津湖战役,毛主席亲笔回复,客观评价,字迹更加沉稳》。文章中抄录了毛主席当年给“宋时轮,陶勇及二十军全体战斗员”的一封电报的内容,并附毛主席手迹3幅。文章针对这3份手迹展开论述,称:“从这字迹上看,无论是在用笔上,还是在点画的打磨上,还是在线条的淬炼上,都显得与众不同,尤其是和以往书信相比,这封亲笔回复信,在书写上更加规整规范,并且还体现出毛主席对传统笔法的驾驭能力和领悟力。”注意:这里把电报变成了“亲笔回复信”。
本人多年收集和研究毛泽东的书法。当我看到这幅从未见过“纸色陈旧,笔迹多处圈改”的书法作品后,未加思索地就将其收藏到我的文件夹中。可细一审视,发现里面有很多字,十分熟悉,曾在毛主席诸多手迹中见过。于是立即查找,逐字验证,原来这是一份伪造的集字作品,竟差点使我上了当!
现在,我们逐页来看这3幅“手迹”:
手迹第一幅
第一幅:首先电报开头的格式就不对。毛主席抗美援朝时期发给前线的电报,一般都要使用制式报头,如;1950年1月8日,毛主席发给“彭高贺”的命令(见下图)。
而这幅手迹是采用信笺纸写信的方式,这就缺乏基本常识了。在前线战火纷飞的情况下,毛主席弃电报不用而写信,什么时候能够送到?再看这里面的字,3个“战”字、3个“的”字,全都写得一模一样,而且通篇一样到底,这可能吗?
还有“体”字是从毛主席题词“发展体育运动”中来的,“兵”字是从毛主席题词“首都民兵师”中来的,“解放”是从毛主席1964年题写《解放军报》刊头中来的,等等,不再一一查找。
手迹第二幅
第二幅:此幅有4处修改添加,第一处“九兵团”的“兵”字,第三处“东线战斗”的“战”字,与第一页的写法和出处完全一致。再一数,还有“朝”“及”“的”“侵”等很多字的写法都与全篇相同的字,如一模所刻。
手迹第三幅
第三幅:“侵略者”的“侵”字来自毛主席为空军题词“准备战胜侵略者”,“是”字来自毛主席为延安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暖”来自《七律长征》手迹“云崖暖”,等等。特别提请注意最后的签名,“毛泽东”3字,应该是由竖写拆开改横写而来,“毛”字最后一笔向内回笔,肯定是与下边草写“泽”连写的,在横写中不可能出现这种用笔。细查,原来是从毛主席1951年为解放军军事学院题词“努力学习 保卫国防”的落款移植而来。(见下图)
至此,不用一一查找,就可以断定这幅电报手迹是集字而成,制作者要将电报全文的每个字都要从毛主席的手迹中查找到,可谓功夫不小,煞费苦心。可他忘了中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假的真不了。欲盖弥彰,伪装得再巧妙,马脚也终归要暴露出来。他以为,只要是使用毛主席的字,就能骗过别人的眼睛,殊不知毛主席每个阶段的字写得都不一样,怎么能把毛主席1964年为《解放军报》题写刊名中的“解放”2字,搬到1950年发的电报中去呢,玩“穿越”也不能侮辱人的基本智商啊!
进一步查找,文章中展示的手迹,并非是唯一的手迹,还有一份手迹与此十分相同,字迹完全一样,只是纸张由三幅变成了2幅,信笺纸变成了白纸,似乎是被放在某个展厅里的展品。这两幅手迹都是经过制作,这是肯定的,究竟是谁抄的谁?说不清。他们为什么要造假或者说热衷于造假的东西?其私心昭然若揭。
本人不想得罪人,但每每看到伪造毛主席书法作品,心里就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奉劝这些人,不要为那一点虚无的“荣誉”或“流量”,再干这种有辱伟人、贻误后人、不要脸的事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