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字如其人”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每个人都听过。能写好字,写一手漂亮的好字,是很多学子们所向往追求的,更是很多家长们所期盼的。
从最初,最实际的开始说
“写好字,将来如何让他(她)们能写好字,甚至写出一手好字。”,这是一个每位家长都会去考虑的问题。为了“不能落下”,几乎所有家长在各自吞金兽们刚刚踏入幼儿园时,就会去想、或是规划,或是已经实践了的。商人的嗅觉总是非常敏感的,于是,市场上很快就出现了各种很有针对性的产品。确实让人省力不少,但也出现了“选择困难症”的问题。这里,我们不去聊这些“产品”哪种适用,哪种不适用。毕竟这个问题因人而异,目的不同,结果导向也不同。
需要明确的是,你想要得到什么?应对考试和习题的快速工整的书写?还是想要去参加某种比赛,亦或是定期各种平台上“晒晒”?还是只是因爱好而打算“习字识人生”?目的明确了,接下来就是方法和实践的问题。方法有很多,不管什么需求,什么目的,都离不开“坚持”,并且是持之以恒的哪种!
学生时期为何要练字?
最实际、简单的答案是,他(她)们要上学啊,天天要写字啊,到时写得慢,写的不工整,或是不会写怎么办?这是第一层次的需求,是在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活、学习的今天,依然无法“躲避”的问题,也是最基本的。掰着手指头、脚趾头一块儿算,有这样基本需求的阶段,从一年级到高中、职高、大学毕业,有12到16年之久。从一天几个到十几个、几十个,再到几百个上千个。网传的那些半个学期用掉整包整盒笔芯的,他(她)们可不是美术班的,也不是厂家们的软文,而是实实在在的普通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一幕。
第二层次的需求就很“利益”很“直接”了。谁也不想自己的习题或者考试卷,因书写的很自由(凌乱)而被嫌弃甚至扣分吧。不要在这里找借口说什么“很多考试都是用答题卡”或者“在线考试”这类的话了。对于前者,难道那些分值比重大的题你都忘了吗?作文、论述、解答应用题。对于后者,很明显这种方式只是针对一定范围内来实施的。学生时代,占大比重的依然是白纸黑字的书写。
当你在各种类型的PC端软件或者移动端的APP输入大量文字时,都可以很方便调整或者被“智能”优化了显示效果,而这也只有一个目的~“方便阅读,赏析悦目的哪种。”作为观阅者而言,不止你们,老师们也是这样想的。换位的试想下,当你需要阅批几十或过百份习题、试卷时,你心情如何?另外对自身而言,日后复习时,那些重要的随堂笔记、知识点总结,你想再“整理并翻译”一遍之后再去开始使用么?时间够用么?你忙的过来么?
怎样练字?实用为主!
又是一个极其大概率的会去想、会被问到的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持之以恒的那种。”而字体(字帖)的选择,就“硬笔”范畴而言,实用的,也是适用于学生时期书写、练习的,基本上就是以“宋体、楷书”这两种类型为主。至于前段时期频频刷网的“衡水体”而言,简单来说,它就是符合汉字书写标准的,横平竖直、笔画结构清晰、字间距非常规整的,实用型的,很像印刷体的一个字体。(这里我们暂不去探讨“书法”写作这个话题,那是另一个“领域”,一个更深层次需求的话题。)
“字体”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我们来看看接下来要做的。
虽然前文提及选择哪种“产品”因人而异,既然是“实用为主”,那么需要去考虑的还是有很多。比如,使用者是初入学的低年级学生,还是入学两三年的中年级?还是处于已经脱离了识字阶段的初中生,再或是已经为备战高考而摩拳擦掌的高中生?
不同阶段,不同安排。
教材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包含有“控笔”练习的教材,同时作为专项练习来使用。
别轻视这个“控笔”训练,表面上,虽然只是在固定的方格中“画”各种形状,例如顺时针同心圆、逆时针同心圆,横竖波浪形,“Z”字形,“M”形,“W”形等等,或密或疏。但是这个练习对于持笔的手指、手腕的锻炼,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的,尤其是对于初学写字的低年级学生和部分写字“缺筋少骨”、字没字形的学生来说。
2.包含有“基本笔画”练习的教材,如果有专项练习更好。
这个原因自然不用多说,汉字,无论独体字还是合体字,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基本笔画所组成,基本笔画如果写不好,怎能写好完整的汉字呢?
3.教程安排合理的教材。
这里说的“合理”就是指“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系统性强,并且有字体结构、书写要领说明的教材。例如,教材所设置的练习顺序是由基本笔画,到对应课程的生字词(小学阶段),从基本笔画开始,逐渐加入笔序、偏旁部首,再到基本笔画或者偏旁部首的书写,以及其他字词的应用。同时能结合古诗词、美文名言,进行整体性的训练(大部分教程都会有)。这最后一点,对于已经脱离了识字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至少,它不会因练习这个过程过于“枯燥乏味”而让人失去了耐心。
米有了,菜有了,锅也有了。。。咱还得有时间去做,对吧!
4.关于时间安排。
小学阶段,相对来说时间是比较富余的,何时进行习字练习,就需要根据学生每日的作息习惯、规律来进行安排。时长呢?因人而异,建议不要少于1小时,而且最好是集中性的。时间太长学生的“耐力”会受到挑战,到时会不会哭闹耍赖可就不好说。而太过分散的安排,写写玩玩?那还不如不要去做,干脆让他(她)们好好的玩,非得拧巴着来。。。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你自己跟自己的“耐心”挑战。另外,要注意的是“重质轻量”。
而对于初高中的学生来说,这点儿时间真的很宝贵了。“分身乏术”啊毕竟,又想学,又不想占用过多的时间?不存在的!所以平日里只能“见缝插针”般的抽空安排。要注意尽量保证坚持每日的练习。而时长,就别过多“算计”了,安排书写一两篇古诗词、名言美文,百字以内就好。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好的书写习惯。而针对性强的、系统的大量的练习,还是好好利用寒暑假期好一些。
5. 凹槽字帖。
这绝对是个“快经济”下的特殊存在,利弊明显,切记如果选择这种类型的字帖,凹槽练习过后,一定要进行独立的书写练习,脱离“道具”去练习。此类型字帖比较适用于初高中以上的学生,控笔问题不大、书写问题不大,也比较了解运笔方式,想提升整体书写美感的人来使用。对于刚开始识字、写字的小学生们,并不建议。独特的凹槽,对于他们而言,很容易形成在“画”而不是在“写”的局面。
上文中提到的前三点,也是现在大多数相应类型的优质自媒体,在教学中所坚持并遵循的,想关注收看的只需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就好。而实体教材,购买时则多看看相应评论,还有商家的实物展示即可。
田字格中书写人生
一个小小的“练字”是怎样和大大的“人生”联系起来的呢?
先来看看书写、练字时的几个要求。第一个是:“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第二个是:“手指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书桌一拳”;第三个是:“专注、专心,观察、思考”。这里就可以看到,除了第三点外,前两点都跟“姿态”有关,这本身也是对处于长身体阶段的学生们的健康有好处的事。而第三点中的“专注、专心”是个态度方面的要求,“观察、思考”是方法方面的要求。
“习字”要从年少时开始,“为人处世”的学习不也是一样么?端正的学习姿态,专心专注的学习态度和善于观察思考的方法是所有学习过程中都会提及的,也是想学好的必要条件之一,概括的来说“态度决定一切”。而练字本身,又是一个需要长期的坚持才会有所收获的事情,是“过程导向”型的,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字是一笔一划写成的,人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练字的过程,磨练的是人的意志,因为需要去专注这件事情,但凡研习过书法的人都知道,写字的过程需要“静心静气”,简而言之就是需要“耐心”。而漫漫人生路,也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下,逐渐的达到起初所设立的理想目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