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字识读」第一辑:与人有关的部首及篆字(21):看、眠、瞬
文/图|王万平
在上期《篆字识读20:众、省、觅,劝人反省位高减省,文字有趣值得玩味 》一文里,我们解读分享了与人有关的篆字“众”、“省”、“觅”,有兴趣的朋友可翻看。
今天我们继续解读分享《与人有关的部首及篆字:看、眠、瞬》。
61、看
61、看
读音:kān,kàn,若寒切。
《说文解字》:睎也。从手,下目。此字始见于篆文,本意是“观望”。
小篆从目,上有手。在阳光下,因为日光刺眼,为了看得更清楚,所以用手遮额而望。引申为“探望”、“访问”、“看待”等义,此时读四声;作“守护”义时,读一声。
小篆的另一种写法,从目,倝(gàn)声。倝为太阳始出,金光灿灿的样子。
62、眠
62、眠
读音:mián,武延切。
《说文解字》: 也,翕(xī)目也。从目冥。
此字始见于篆文,由“目”、“冥”构成,而非“目”、“民”构成。“冥”既会意,亦表声。
小篆的正确写法由“目”、“冥”构成,“目”字,我们在前期《篆字识读19:目、眼、眉,就是先民创作的形象生动的简笔画 》一文里已作过详尽解读,有兴趣的朋友可翻看,在此不再赘述。
甲骨文“冥”,上边是“日”、“月”被关在房屋中的形状,下边是双手,表示光线昏暗,用手摸索。本意是“昏暗”。《说文解字》:幽也。
金文“冥”沿袭了甲骨文的形体。
小篆“眠”,从“目”从“冥”,而非从“民”,所以此种写法是错误的,生造字。
63,瞬
63,瞬
读音:shùn,舒问切。
《说文解字》:开阖目数摇也,从目寅声。
本义是“眨眼”,即一开一阖,眼睛迅疾转动。此字始见于篆文。
小篆从目、从寅,而非从舜。“瞬”是俗体字,隶变之后写作此形体。
“寅”的甲骨文,本义是“深”。甲骨文早期以“矢”(箭)为“寅”,晚期在字中加“口”形,表示箭穿过靶子射得很深。
金文出现了双手状,表示用手射箭,字形变得复杂了,这很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当某一物体猝不及防从我们眼前划过,总会条件反射的闭眼。所以有“瞬间”之义。
“目”、“舜”构成,是小篆的错误写法,生造字。
您好!
感谢观赏、点赞、关注、转发!
我是王万平,古琴、书法职业教师。读书、弹琴、写字,略有心得,愿与您分享交流。您有任何批评、意见及建议,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谢谢!
篆字解读往期图文:
《篆字识读19:目、眼、眉,就是先民创作的形象生动的简笔画 》
《篆字识读18:走近衙门或面对官吏,你只能低头或伏地,千古不变 》
《篆字识读:牛首人头不能混,翻脸比翻书还快,首长原来就是领头羊 》
《篆字识读:字画同源。寇的演变,似乎也印证着社会发展的血腥暴力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