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楷书当世楷模,已无法超越(硬笔)
纷乱浮夸利何休?
钟王作古已尘穷;
而今只尊新书圣,
敢把苍天斥低头。
这段时间以来,有时候晚上会去抖音的直播间走走,去看看针对于书圣田英章的评论,这些评论不乏真知灼见者,也不乏没有什么书法语言者。当然很多田英章粉丝展现了他们特有的素质及人文情怀,那就是直接开口就骂,✘✘妈,✘✘奶,✘日的等等也是络绎不绝,充分展示了田英章部分粉丝的人文精神。
鉴于书圣田英章受到了广大书友的热爱和追捧。那么田英章书法好在哪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田英章粉丝为了维护田英章的道统而在抖音直播间里展现他们的绝顶骂功,今天笔者就在这里做一个不太详细,但也算比较客观的分析。本篇分两部分,即硬笔与毛笔,分别进行剖析,当然谈不上论述,毕竟笔者文化浅薄,还达不到论的层度。
首先,在这里要说的是,如果读者或田英章粉丝从田楷入门的想法不只是想练一手书法,那你就不要学别的书法,因为田的书法已经超越了王羲之钟繇,田氏兄弟是中国书法史上不世出的奇才,可以这么说,在中国可以没有中国书法史,但不能没有田氏兄弟。田氏兄弟上下五千年无出其右,横贯中国书法史,百代无有匹敌者。千万不能去学什么王羲之,钟繇,欧阳询那些乱七八糟的书法,他们作古太久,已经落伍了。学习田英章书法是唯一正确选项,也是唯一走向书法大道的捷径。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田氏一门书法,可以确立唯一的审美系统,也可以获得不允许批评建议,视天下书法如垃圾的统一学术思想。从此可以站在峰巅,傲视天下,唯我独尊。你还能提升人文素质,说不定还能掌握顶级骂功绝学。
所以,既然要学田英章书法,就要有在未来走向巅峰的准备,如果仅仅是想学好字,建议退而求其次,学习王羲之书法。
在这里所谈,其中涵盖田氏一门的所有人。因为田氏一门书法太优秀了,必要让人们全面了解。所以该聊的我们都要聊聊,使更多爱好书法写字的朋友能够有清醒的认知。
同时,这里所谈,包括他们的毛笔和硬笔,也包括他们所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楷行草三种字体。
他们的书法是为传播普及书法做出了伟大而卓绝贡献,横扫千年书坛,独霸当代,所向披靡,今天在这里透彻分析。
田氏书法之高,良由各近字之标准,理也,今百万启蒙之师也。
首先我们来谈田英章的硬笔楷书,因为田英章的硬笔楷书出版量之大,受重之多,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影响了所有初学钢笔字以田英章字帖为范本的练习者,其植入粉丝内心之深直接影响了一代人学钢笔字的信心。
田英章的钢笔楷书他的高在哪?为什么不是普通人能学的?学了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估计田英章自己都不清楚,他的敬业精神非常可佳,书写了数以千种的字帖出版,在国内各个书店出售,在各个硬笔培训机构采用。
那么,田英章的钢笔楷书是怎样形成的?这里我们就分析一下。看田英章目前出版的钢笔字帖刊物,我们可以发现,其钢笔楷书和其毛笔楷书风格基本一致。即,田英章钢笔楷书也是从欧体和赵体楷书演化而来,写的很工整。田英章钢笔楷书以下三个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标准,堪为绝世楷范。
一,章法的标准
因为田氏楷书章法非常清楚且极其标准,所以列为第一来分析。
即是钢笔楷书的章法问题,也就是说钢笔楷书的书写,是不能完全按照毛笔大楷的章法布局去书写的,如果按照大楷的章法布局去写,那么其楷书只能放在格子里面写,离开格子,就显示不出其高妙之所在。
这种方格布局的章法完全来自于古代中大楷的碑刻章法布局,目前只在钢笔书法比赛中使用,日常书写这种这种章法已经淘汰。古代书法家在写中大楷碑刻的时候,是不能用小楷章法的。因为字比较大,章法不好安排,必要在刻石上打上格子之后再写,才能写得完美,这样就造成了字距之间比较远的格局。当然,这里也有例外,就是颜真卿楷书的字距特别近,赵孟頫楷书字距也不太远。
由于田英章钢笔楷书完全脱胎于其大楷,充分发扬了大楷风格的章法。我们会发现,当学习者学了其钢笔楷书,即便达到田英章本人的水平,也不能正常书写。无论是横版书写还是竖版书写都必须按照大楷的章法布局来书写。那么,这种书写就与我们日常应用没有半分关系,只与钢笔书法有关系,这就是其高妙所在。因为,现在日常书写已经非常少,君不见,我们已经30年不写一封纸质的书信了,日常生活写字率已经大大降低,单位都是无纸化办公,日常书写基本不需要。
田英章钢笔楷书的书写,无论是有格子还是没格子,都必须以方格的布局出现。舍此章法,就体现不出田英章钢笔楷书的优秀之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结果?根源在于田英章钢笔楷书的结构。
二,结构
田英章钢笔楷书另外一个极为优秀之处就是其楷书的结构,现在我们日常书写文字都是采用横版。而横版的章法布局需要适合横版的字体结构。
田英章钢笔楷书的特点是接近于瘦长和正方,字的大小高矮基本差不多,这种字是直接脱胎于大楷。
虽然其钢笔字帖绝大多数也都是横版的,但其书写汉字的"字势"依然是竖版的字势。即字的总体态势是竖版的。那么这种字体就不可能适应目前横版的书写。要想适应目前横版的书写,那么楷书的字势就要有所改变,变成横势。由于田英章钢笔楷书完全脱胎其毛笔大楷,无需考虑到钢笔楷书字体小,章法布局就要有所改变的问题,也无需在这个问题上进行研究,从而其推广的钢笔楷书字帖没有一本是适合日常书写练习的,即便你浪费几年光阴写的钢笔楷书和田英章等同,也不要以为可以日常书写。因为,田英章钢笔楷书不是为日常书写服务的,是为走进书法史而设计的。
我们以另一位硬笔书法家谢非墨的楷书做比较,可以发现。田英章楷书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采用谢非墨钢笔楷书的章法布局。其原因就是谢非墨钢笔楷书来自于古代的小楷法帖,而田英章钢笔楷书来源于其大楷。这就是谢非墨的失误之处,因为他没有学习田英章钢笔楷书,从而走上了不伦不类的硬笔书法道路而不自知,可惜可叹!
谢非墨楷书作品
现在田英章出版的钢笔字帖的方格一般是1.5cm左右,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是5——7mm左右。我想,人们平时用笔记本写字的间距不会远到5mm那么多吧?我们再来看一下其横格书写的范例:
田英章钢笔楷书横写
除了个别字外,其它字大小宽窄高矮都差不多,字距偏远,没有穿插避让等变化,书写无法提升速度,达到了非常统一的标准。
再举个在钢笔书法界很有名的一位张秀女士横写作品为例,就可以看出,横写的体势该有怎样的态势。
张秀钢笔楷书
我们看张秀女士的钢笔楷书横写就做到了大小字体的区别,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近但却不显拥挤,字与字穿插避让恰到好处,字体似斜反直,似欹反正,险绝欹侧书写速度明显要比田英章的快一些从整体章法上讲,张秀作品远不如田英章钢笔楷书标准,虽然相对来讲更实用。但缺少田英章钢笔楷书端庄工整。
田英章其软硬笔共性就是强调一个标准,这是所有书法家也达不到的一个高度。
因为田英章的钢笔楷书,无论横版或竖版,只要将其如小楷一样排列就无法展现其优秀之处。所以,在当下,只有按照这个标准写字,才能被认为是正统,是楷书。
而中国古代的小楷章的劣势就是不标准,竖版不说自古使用。把古代小楷按照横版排列,依然可以,非常适用。盖因古代书家写小楷的字形态势是根据字形自然取势,一字一形,大小随字形而改变,由于变化过多,也就显示了不足。而田英章钢笔楷书与其毛笔楷书一样,不是自然取形,而是强行矫正。同时,古人小楷字体的态势比较灵活,不像大楷那样板板正正。田英章将古人楷书中歪歪倒倒的字给矫正过来,使其变得平正标准,值得表扬。
三,用笔
钢笔书法家写字与普通人写字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是有的。钢笔书法家在写字时,务必要在起笔和收笔时候进行美化,即每一次起笔和收笔都要使起笔收笔处产生一个自己想要的形状,并且这种形状不是同一的,是变化的,并且在提按顿挫等方面进行强化。这种写字方法来源于古帖,即钢笔书法家写的字是向古帖靠拢的。
而普通人写字对于起行收,提按顿挫不会考虑那么多,也不在意什么形状。
普通人写字讲究的是工整,快速,简洁。所以在写字时候就不会特别强调用笔的问题,起笔即走,收笔即停不怎么讲究。
看田英章钢笔楷书,用笔还是比较讲究的,虽然不如谢非墨钢笔楷书用笔那么复杂,但重在清晰可辨,初学者一看就懂,这是其一。其二,田英章钢笔楷书的书写不用讲求速度,提按顿挫要清楚,不能含糊。楷书要慢慢写,不要着急,田英章钢笔楷书字过于方正,变化很少,书写的比较精准。所以一个小时写一百多个字就可以了,不要心急。
说完了田英章钢笔楷书无需应用于日常使用,接下来再分析一下用田英章钢笔书法参加目前的硬笔书法大赛将会是什么结果。
现在的硬笔书法大赛,实际上真可以称得上是不拘一格了,因为硬笔的种类非常多,这里不限于钢笔,水笔圆珠笔,还有作者自制的各种硬笔。即使是钢笔这一种,大多数参赛者所使用的钢笔都是对笔尖经过自行加工处理过的。
参赛作品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长短都有。这里我们单就钢笔、圆珠笔、水笔做一个归类。在钢笔这一群体的比赛中,目前高手是非常多的,参赛选手也是以行书居多,楷书隶书次之。现在硬笔书法大赛简单言之就是乱七八糟,不标准。
学习了田英章风格的楷书。在目前的书法比赛中能获得大奖吗?答案是否定的。本人曾经在地方多次组织并评审过硬笔书法大赛,获三等奖以上作者楷书基本上都来源于钟繇二王一系的小楷风格。如果说田英章风格的楷书,真的写得非常精到,风格独特,令人眼前一亮,也是能获得优秀奖到三等奖这个级别,二等奖和一等奖是无缘的。这仅只是市一级别的比赛,是这个结果。如果是省一级的硬笔书法大赛,获奖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国家级的硬笔书法大赛,各位可以去搜索一下近几年的硬笔书法大赛,像田英章这种风格不是很突出的要想获奖,几乎是没有机会的。
因为像田英章钢笔楷书,获得硬笔书法大赛三等奖以上的机会在30年前已经就用完了。30年前,大多数人写的钢笔字都不怎么样,那时候普通人学习钢笔字基本上笼罩在庞中华的旋风之中。在全国各省市的硬笔书法大赛中,还没有那么多水平高超者,即那时候的钢笔书法还是在探索之中。类似于田英章风格的钢笔楷书就比较能脱颖而出获得大奖。拿顾仲安钢笔楷书来说,他是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钢笔书法大赛的特等奖。但现在拿他的楷书再参加全国钢笔书法大赛,获得特等奖的几率不说是零,但可能性就不大。经过30多年的硬笔探索,今天的硬笔书法水平绝非30年前可比。
这就很麻烦了,学习田英章风格的钢笔楷书,日常书写用不上。参加书法大赛又上不去,这不是典型的窝火又闹心么?当然,还有一个机会,就是中小学生参加本地区,本校以中小学为主体的硬笔书法大赛,那获奖率还是比较高的,仅此而已。所以,在这里建议学习田英章楷书的同学,尽量不要参加社会上一些团体组织的大赛,最好参加由田英章自己组织的专门是田英章门人弟子之间的比赛,这样机会就很多了。更不要想在靠书法专业上能够一展独特风貌,没什么用,书法专业考试那帮家伙只认可不入流的古代法帖。
这里讲一个与书法无关的故事,虽然无关,但是本人亲历,道理是与书法学习相通的。
那时,我还在北京住,有一天来了几位不错的朋友,朋友还带来几位在校的大学生到我这做客。当时,我正在做饭,旁边放着刚洗过的几个土豆。其中有一个大学生可能是觉得自来熟一点比较好,拿起一个洗过的土豆就肯,我当时就说,小兄弟,茶几上有苹果,你去拿苹果吃 生土豆不能吃,也不好吃。那个大学生脸一红,可能是把土豆看成梨了吧?但他没有放下土豆继续吃还说,这个好吃。吃了几口,看我不注意,偷偷放在一边。我们都知道,生土豆很难吃,但在众人面前不好意思,也只能表面美滋滋的享受这难吃的土豆。
书法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本来选择了自绝于书法道路的字帖,学了几年都没什么成效,但却极度害怕别人说学这个不行,极力掩饰自己选择的错误。许多时候是这样,虽然表面掩饰自己的错误,但实际还是偷偷的放下,选择更好的,只是打死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罢了。
有人说田英章的楷书很漂亮,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美在于与众不同。当年满大街遍地蓝,风格比较统也符合公众审美。当写一张作品和写一千张作品没有本质的区别时,那这种美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其实复印机那玩意根本没什么用,用手都能写的一摸一样,还用它干嘛,简直就是浪费。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批评学习王羲之导致的千人一面问题,但今天看来,众多学习王羲之的书家,虽然在王羲之系统里面,但风格还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而且差别极大,比如褚遂良,黄庭坚,米芾,王铎,文征明等等。
因此,在书法学习道路上,学习钟王和学习田英章,在写字或书法道路上的结果是南辕北辙,许多人都清楚。
有个抖音书法爱好者在一个直播间里这样高度评价了田英章先生的楷书,"田英章楷书尚标,标准的标。他的优势(田英章)是他让所有的点画质量高度统一,不光是一篇作品里面,每一个点,每一个线,每一个基本笔画,他的点画质量都是统一的。而且他还能做到每一个人写出来的点画都是统一的,这个你们哪一位能做到?主持人认怂,回答做不到。"是呀,历史上没人能做到这一点,但田氏做到了,被誉为书圣则当之无愧!
所以,在这里本人向所有书法爱好者提出建议,鉴于田英章先生书法已经超越了钟王,欧阳询等书家,被誉为当代书圣。已经达到了我们难以仰望的高度,怎么办?退而求其次,还是选择钟王相对便利一些。……此处省略三十万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