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细胜,1970年生,1988年参加工作,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人。
1977-1988年在上学期间就开始接触毛笔制作。1988-2009年以家庭手工艺作坊为主,2010年创办了《进贤县德艺堂耀胜笔业有限公司》,从事传统毛笔手工艺的制作、研发,开展实体和网络销售,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传、帮、带”授徒学艺,在公司培训员工与授徒毛笔制作传统技艺的传承。
朱细胜出生于制笔世家,从曾祖开始至朱细胜到儿子(朱秀峰)已经是第五代了。从读书开始,就随着父学习制作毛笔,至现今制作毛笔30多年。按照传统方法:梳、齐、顿、压,一支毛笔制作需经过128道工序。
整个毛笔制作以:选料、梳理、齐毛、毛峰顿齐,动物毛切压配锋最为关键。包括笔杆的制作,只有通过严谨工艺才能体现一支毛笔工艺的文化价值。
毛笔技艺传统与传承,是一门需要时间和匠心的工艺,是坚守与艰辛遵循着“守得住”传统,不忘初心。朱细胜在原有传统毛笔制作技艺基础上,致力于毛笔技艺挖掘、整理。先后多次去过全国各毛笔生产地进行学习、考察。然后将众家之长进行整合,并把自己思想进行融合进去,同时保留其传统技术,技艺特点
。本人在毛笔制作技术与技艺,传承与授徒方面,通过传、帮、带培训研究相结合并定向指导,从教学理念,现场生产传技,动手实践,教法实施方面,结合毛笔制作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实施,“一帮一”的帮带活动。
使学徒的知识面和技术素质得到大幅提高,为学徒与生产员工之间互相学习探讨交流奠定了基础。朱细胜为了把自己研究学到的毛笔制作传承下去,除了公司员工和学徒外,并让大学毕业的儿子留住,一起学习毛笔制作,能够传承下去。 先后有中央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江西卫视》,《安徽卫视》中的节目,中国文房四宝进行采访。外国友人到其公司学习制笔。朱细胜生产的毛笔于本行业2012年第29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3年被评为"南昌市毛笔技能大师"称号,2013年被评为"南昌市传统技艺大师“称号。2014年被授于“江西省技术能手”称号,2015年被授予“江西省毛笔技能大师”称号。2018年荣获“洪城技师“称号,2019荣获"南昌市非遗传承人”2019年被评为"洪城工匠",2018年被评为"进贤县非遗传承人"
。。2018年第四十二届国家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用品博览会展销中,荣获“全国中小学生书画用品毛笔优质产品奖”。2017年担任江西省毛笔行业标准制定人,也是江西省毛笔行业标准的执笔起草人。并在2017年9月“振兴杯”毛笔制作职业技能大赛(南昌赛区)中担任评委,2019年9月在江西省"振兴杯”毛笔制作职业技能大赛(南昌赛区)中担任评委。2020年参加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毛笔制作工)的制定工作,并参加了职业技能标准(毛笔制作工)理论题库的制定工作。2020年9月担任全国毛笔技能大赛(湖州赛区)评委裁判员,2020年11月担任全国毛笔行业技能大赛评委裁判员,进贤县十四届政协委员。我也多次试用德艺堂公司制作的毛笔,也非常认可他家的工艺制作,特别的好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