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笔者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民国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民国时期(1911—1949)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军阀割据,战争频繁,特别是日本的侵华战争使生产遭受到极大破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在战争的间隙和远离战场的后方,也曾出现相对的稳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流域的大中城市,民族资本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这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国民党四元老

民国时期的书法承清末碑学之余绪,纵势为尚,变古为新,南北兼收,碑帖并重,走上了自觉的发展阶段。其中行草书继宋、明之后,在经历了帖学和碑学的曲折道路,得到迅速发展;章草书沉寂一千余年之后再放光彩;钟鼎、石鼓文为专家学者所注目,正书推重韵度,各呈异趣;隶书和小篆沿清末之余波,走上程式化的末路。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是由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孙中山与吴稚晖父子在伦敦合影

随着民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商品观念的增强,也促进了书法作品商品化的发展,书法作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在人们的头脑里已不足为奇,书法家订润鬻书成为理所当然。义卖以助国民革命、赈济灾民,则受到社会的尊敬。书法家以书养书,以篆书为业者亦不在少数,打破了封建社会中官僚们对书法艺术的垄断,促进了书法在民间的发展。社会对书法作品需求量的增加,书法和书法艺术风格流派的竞争随之俱增,刺激着书法艺术的繁荣和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书法工具材料的生产和技艺的改进。仅以浙江吴兴善琏镇的湖笔生产为例,据费在山先生的统计,善琏镇本地的湖笔生产在1929年达到鼎盛,全镇有三百多户人家从事毛笔的生产,由此即可以看出当时书法普及和发展的水平。

民国时期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以高等学校和著名书法家为核心的书法团体和艺术流派。北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上海美专、杭州艺专、天津南开大学等学校设有艺术专科,开设书法课,培养书法人才,并组织书法研究会,开展书法艺术的学术研究。以吴昌硕为首的西泠印社、蔡元培为首的研究会、于右任为首的草书社等书法艺术团体,不仅开展书法的研究、资料的搜集,还组织出版。吴昌硕、康有为李瑞清、于右任、沈曾植余绍宋郑孝胥沈尹默等书家风格流派先后形成,交相辉映,对书坛产生极大影响,推动着民国书法的繁荣。

民国书家大体分为前后两代,第一代书家大多出生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受到系统的封建文化教育,博通经史,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又受到西学的影响,学术思想已较他们的前辈开明,帖学、碑学功底深厚,入民国后已人书俱老,自成面目。第二代书家大多出生在清光绪年间,其主要艺术活动和成就在民国时期。他们既受到严格的国学教育,又大量吸收西方文化,许多人留学日本,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参与政治变革和新文化运动,几经动乱,社会阅历广,跨度大,思想活跃,治学严谨,其知识结构已较他们的前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有较深的传统功力,又具有很大的创造性,他们是民国期间成长起来的书家,对民国书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后一代书法家才是民国书法的真正代表。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民国时期书法家吴敬恒的书法作品。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1865-1953.10.30),字稚晖,又叫吴稚晖,原名吴朓,江苏省常州武进县雪堰桥乡人,近、当代著名无政府主义者,政治家、教育家、篆书名家。他是蒋介石的亲信之一,历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曾于196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学术伟人”荣誉称号,成为20世纪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1903年他在伦敦结识了孙中山后,一直是孙中山的信徒,坚决支持孙中山反清的革命斗争。他是发动反清革命的主要人物之一,为民族光荣作出卓越贡献;他宣扬无政府主义;他致力国际统一,倡导勤工俭学。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27年支持蒋介石反共产党活动。吴稚晖曾在日本、英、法等国留学多年,他与蔡元培等人大力提倡中国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日本侵华后,吴稚晖抗日的立场是坚定和始终如一的。虽一生追随国民党革命却一生不入官门。1953年卒于台湾。著有《吴稚晖先生全集》、《上下古今谈》。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1946年,吴稚晖向蒋介石递交《中华民国宪法》

吴稚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颇具特色而又有过较大影响的人物。他学贯中西,爱国坚定,生活淡泊,臻力教育,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崇敬并受到其深刻的影响。蒋梦麟称赞他是中国学术界一颗光芒四照的彗星;胡适誉之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的思想家之一;196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3届大会上举荐他为“世纪伟人”。无论是吴稚晖的生平,还是其中丰富的思想,都是十分值得研究的。

吴敬恒擅长书法,尤以篆书见长。对中国的文字学极有研究,曾任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主席。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主要书法作品:《篆书五言联》《篆书单联立轴》《篆书赠裕祥先生单联立轴》《篆书立轴六言联》《篆书立轴四言联》《篆书立轴五言联》《篆书赠馥良兄五言联》《篆书赠连璧兄岳忠武王句》《篆书八言联》《篆书四言联》《篆书七言联》《篆书四言联》《篆书八言联》《篆书赠建宏先生单联立轴》《篆书五言联》《楷书翁之客亦七言联》《篆书赠明远兄横幅》《篆书立轴二幅》《篆书蘧园二十四孝图全》《临习大篆虢季子白盘》《篆书开学训词》《篆书大盂鼎铭文》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五言联》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民国 吴敬恒《篆书五言联》 93.8 x 3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字稚晖,江苏武进人。早年追随中山先生致力革命救国工作,民国成立后,持续参与建国行列,众所周知莫过于审定注音符号,推行国语,奠定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这两行诗句:“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诗作,文中冷月松风,一片夜凉清寂的意境。吴敬恒写来圆笔方笔兼用,转折自然,别具篆书清劲的韵味。本幅为王新衡先生捐赠予台北故宫博物院。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单联立轴》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单联立轴》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赠裕祥先生单联立轴》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赠裕祥先生单联立轴》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立轴六言联》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立轴六言联》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立轴四言联》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立轴四言联》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立轴五言联》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立轴五言联》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赠馥良兄五言联》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赠馥良兄五言联》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赠连璧兄岳忠武王句》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赠连璧兄岳忠武王句》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八言联》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八言联》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四言联》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四言联》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七言联》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七言联》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四言联》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四言联》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八言联》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八言联》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赠建宏先生单联立轴》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赠建宏先生单联立轴》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赠泽君兄扇面》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赠泽君兄扇面》吴稚晖于篆书确也功力深厚、内涵深广,而其流传的大量作品则有经心与应酬之别。由于书法创作因素复杂,吴稚晖于篆书收获一些成就的同时,也有若干艺术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从吴氏的一些篆作看,用笔中锋则中锋矣,却少了顿挫迟涩的篆籀之气,用笔显得简单,有些单调乏味。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五言联》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五言联》立轴 水墨纸本 1946年作。题识:吟圃先生正璟,丙戌四月集皇象天发神谶碑字,弟昊敬恒时年八十有二。钤印:敬恒金石长寿、稚晖八十以后书。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楷书翁之客七言联》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楷书翁之客亦七言联》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赠明远兄横幅》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赠明远兄横幅》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立轴二幅》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立轴二幅》纸本 立轴(二轴)1948年作。识文:1. 曹昭永耀坤德,左芬咸备清修。映榴女士正篆。集嵩山开母庙石阙字。戊子三月,弟吴敬恒时年八十有四。钤印:敬恒金石长寿(白) 稚晖八十以后书(朱)。2. 家道称万石,经义奉康成。叔芬先生正篆。戊子三月,弟吴敬恒集秦刻石字,时年八十有四。钤印:敬恒金石长寿(白) 稚晖八十以后书(朱)。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蘧园二十四孝图全 吴敬恒题》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蘧园二十四孝图全 吴敬恒题》钤朱文篆章“稚晖七十以后书”,此篆书小中堂整体格局气正神宏,结体圆润开张,十分到位,一笔不苟。用笔,笔道轻重变化且协调,沉实厚重,有神完气足之感(个别处用笔未持中锋,偏锋以失之草率乏神,如“四”之中间两笔);用墨饱满厚实,恰到好处。用章有过大之嫌(虽为朱文,在整体章法中亦失之分量过重)。然而瑕不掩瑜,这件小篆作品还是比较成功的。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临习大篆虢季子白盘》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稚晖《临习大篆虢季子白盘》,此为其86岁时的临作。吴稚晖于古稀之年仍临池不懈,于书法,他真有酷爱之情。吴氏临习,尊重原作的结字、体势,又有自己的章法用笔意向,用笔圆润劲健,布局收放自如;结字大小参差,取势自由,且又整体一贯和谐,整个章法在变化中有整饬感,且又疏密得宜。这件临作可谓人书俱老,可为大篆意临之范。正因为有这种临池功力,吴稚晖的篆书艺术才为世人所瞩目。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开学训词》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开学训词》,言为小篆,其实参有不少古字的结体,如图一中,“革”“日”“前”“死”“要”等字结体均为古字;“以”(大部分)为石鼓文写法,属籀文;字形体势则大体呈现石鼓文趋方特色。这篇幅宏大的篆书“训词”以小篆为主,却一反小篆通行的长方字形结体,别出心裁地以石鼓文宽博大气的雍容之态示人,结体错杂相参,也是吴氏篆书的一种变革或曰特色吧。这件篆书章法谨严,行文间信手拈来,自由挥洒,大小错落,古意盎然,颇有天真烂漫之趣。某些字则字义字形活用,如将“怎”写作“争”,采用这种字法处理,为作品增添了一些古趣。所有这些,都展现了吴稚晖学识渊博且能够融会贯通,思想不受世俗羁绊的个性色彩。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大盂鼎铭文》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大盂鼎铭文》此书给人功力扎实,其下笔予人以落墨大度、擒纵自如之感。该作行笔畅达而又沉实,力透纸背,点画圆转清劲,笔笔到位,同时在处理笔道的轻重对比上,相对自然流转,变化中又避免突兀,整体艺术效果比较完美。作品正文大气淋漓、气格沉雄,体现了作者对书法经典精神的良好吸收,比较好地表现了《大盂鼎》铭文的艺术品位。结字外紧内松,自在而有一种稚趣,整体章法严整中不乏散淡,似与书家平生内在的萧散淡远的思想气质相呼应。该作唯落款书字过小,有局促之弊,与正文大气的格局颇有不协调之感,令作品于优秀中留下些许遗憾。

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吴敬恒《篆书祝寿中堂》赏析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吴敬恒《篆书祝寿中堂》此书大字小篆作品。结体取纵势,为小篆形体的典型特点,在笔道的轻重、正斜取势对比中,颇见书者的结字平衡用心,作品整体予人以稳固、稳健之感,体现了扎实的书法功力。用笔苍润相济,轻重调节比较和谐。右边下行主笔顿挫迟重、沉着遒美,颇见大篆行笔之致。款字行书行笔沉着浑厚、气度轩昂,与正文的宏大气局相得益彰。此作品当为吴氏篆书之上乘之作。

稚老的石鼓文写得线条静穆,结体安然,好像没有那种跳跃性的躁动感,而且其落笔清新干净,线条在平直中又略带一点弯曲,使得字又生动灵活起来,通篇观之,则别有天趣。若比之缶老书法中的霸悍强劲之势,吴稚晖这类文人书法,就显得有点内敛羞涩,不够专业的样子,然而正是由于书家的这种业余状态,反而使趣味从中生焉。

“吴稚晖深于篆书,古茂苍劲”亦是他书法中的特色之一。他早期写的线条静穆,结体安然,好像没有那种跳跃性的躁动感,而且其落笔清新干净,线条在平直中又略带一点弯曲,使得字又生动灵活起来,通篇观之,则别有天趣。晚年的吴稚晖篆书还融入了《天发神谶碑》的一些结构特点,体势变的强劲,用笔方折劲挺,体现出一种刚强自信的篆书风格。

吴稚晖的文化艺术功力、功绩是光彩夺目、彪炳后世的。仅就篆书而言,其创作成就就有不少方面予人以启发、借鉴。其不少篆作所体现的深厚的文化内涵、高妙的书法审美品格,令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敬畏、更加潜心深研,以源源不断地汲取其伟大、深广的力量。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伴随着文字和书体的演变发展,各个历史时期都造就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精神风貌,谱写了中国书法史的瑰丽篇章。 历代法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艺术的结晶,是全民族的宝贵财富。民国时期的大量书法精品和名人墨迹,几经战乱,幸存者散藏于海内外。

民国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继清末之后继续发展的时期,历时虽然短暂,却涌现出了一批成就杰出的书法家。他们为我们今天的书法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民国时期这段书法的历史,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篆书大家吴敬恒二十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